第三十章 京察实行(1 / 1)

第三十章京察实行

朱翊钧好不容易将李太后打发走了,正打算找张居正商议一些正事。

“不知陛下找老臣有何事?”

张居正颤颤巍巍地不敢说话,他生怕小皇帝又给自己下套。

“给张先生赐座!”

随着朱翊钧的一声喊叫,太监张鲸立刻抬过一把紫檀木太师椅。

张居正站在文华殿中央,他不太敢坐。

“张首辅,皇爷让你坐就坐。”

太监张鲸提醒着张居正。

双手放在他的肩膀上,猛地一按,张居正还是坐在了太师椅上。

如今的他心神不安,静静地等待着朱翊钧说话。

“本来朕是打算主动是内阁找你商议此事的,但你人已经来了,那我直接问。”

“国库内帑现在有多少两白银和多少石白米。”

面对朱翊钧的询问,张居正凭着脑海之中的记忆回想着:“据臣大概所算,现在内仓之中有二百多万两银子,白米有足足一百五十石。”

张居正不知朱翊钧问询的目的,他正要开口问,却被对方先打断。

“那朕再问你,现在考成法实行地如何?”

朱翊钧想做的事可谓是要改天换地,准备把银子用在最为正确的地方。

“江南地区推行起来有些吃力,北方还是非常顺从。”

朱翊钧知晓,江南一带可是大明的赋税重地,更何况还商业发达,已经出现了雇佣的关系,这种先进的交易模式。

正是因为商业发展地好,才会导致无人老实种地,只能通过雇人进行耕种,还会偷奸耍滑不及时交赋税。

此时此刻,朱翊钧脑海之中浮现出一个正气凛然的人像,便是大明王朝鼎鼎有名的清流官员海瑞。

海瑞为官极其清廉,做官只靠着那么一点点的俸禄养家,还在浙江淳安等地做过知县,赢得百姓爱戴。

最令朱翊钧影响深刻的是,海瑞曾经进行过摊丁入亩,想要进行土地改革,因此,还与前任首辅徐阶进行过对抗,虽然最终失败。

既然江南地区有人阻拦考成法的实行,那么就需要找一个最有威望的人去进行监察。

朱翊钧现在脑子里只能想起海瑞一个人!

“张先生,朕觉得海瑞前往江南地区去都察考成法的推行。”

张居正听到海瑞二字,脸色剧变。

他当然知晓海瑞清廉的名声,同时他觉得海瑞为人过于直率,不易为官。

所以,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之后,并没有举用他。

据《明史》记载,张居正曾经派遣御史前往海瑞的海南老家,暗中观察着海瑞的一举一动,最终深感对方生活之朴素,便提议让海瑞做事。

因为张居正不喜清流,所以最终还是没能任用他。

现在的张居正依然是如此的想法,他朝着小皇帝劝说道:“海瑞曾在嘉靖年间就因为上奏世宗而差点没命。此人为官正直,但是过于迂腐。老臣觉得不可用。”

朱翊钧就知道张居正会这么说,他早就有了好的应对话术。

“张先生,朕知道你担心海瑞只是一身正气,而不能干实事,可是,你大错特错,当初海瑞与你的恩师徐阶进行斗争之时,可是不见他很迂腐!”

朱翊钧直接揭张居正的老底,令他惶恐不已。

“陛下,老臣绝没有偏袒过徐阶。”

张居正此话说完,显然有些心虚。

《晚明史》里详细地记载了,徐阶以及他的儿子霸占民田,海瑞不惜得罪张居正,强行对抗张居正恩师徐阶,最终替百姓追回部分民田。

海瑞绝非一个只会坚守圣贤书的迂腐儒生,他同时也极其聪明,只是不屑于和其他官吏们同流合污而已!

“朕又没说,张先生何必解释。”

朱翊钧故意嘲讽着张居正。

“陛下,倘若你执意要用海瑞,臣也不反对,只是不能让他担任六科十三道的官职。”

张居正之所以有这种顾虑,还是因为海瑞此人谁都敢怼,一旦将他放在言官之中,整个朝廷必定会鸡犬不宁。

“朕心中明白。”

朱翊钧通读后世史书,对于海瑞这种人任用,还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。

“可以先实行京察,从而水到渠成地任命海瑞为官。”

张居正老早就想实行京察,朱翊钧此言正合他意。

“陛下所言极是,现在正是实行京察的好时候。”

所谓京察,就是对两京官员实施考核。四品以上官员,一律上奏皇上,自陈得失,由皇上决定升降去留;四品以下官员,由吏部、都察院联合考察,称职者留用,不称职者一律裁汰。

(选自历史小说《张居正》)

“那先生还等什么,现在就起草奏疏吧。”

朱翊钧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,想要振兴大明,第一步就是要整治官吏!

张居正其实早已写好了京察的奏本,现在正好可以呈给小皇帝看看。

“陛下,老臣事先写了一份《戒谕群臣疏》。”

朱翊钧命身旁的太监张鲸上前走去。

张鲸接过张居正的奏本,开始大声地念道:

“朕以幼冲,获嗣丕基,夙夜兢兢,若临渊谷,所赖文武群臣,同心毕力,弼予寡昧,共底升平。乃自近岁以来,士习浇漓,官方刓缺,钻窥隙窦,巧为躐取之媒;鼓煽朋俦,公肆挤排之术。诋老成廉退为无用,谓谗佞便捷为有才。爱恶横生,恩仇交错,遂使朝廷威福之柄,徒为人臣酬报之资,四维几至于不振,九德何由而咸事。朕初承大统,深烛弊源,亟欲大事芟除,用以廓清氛浊……

书不云乎?“无偏无党,王道荡荡,无党无偏,王道平平。”朕方嘉与臣民,会归皇极之路,尔诸臣亦宜痛湔宿垢,共襄王道之成。自今以后,其尚精白乃心,恪恭乃职……若或沉溺故常,坚守旧辙,以朝廷为必可背,以法纪为必可干,则我祖宗宪典甚严,朕不敢赦!”

朱翊钧古文功底深厚,整篇奏疏听起来,全然明了。

基本大意就是现在大明朝官吏懈怠,礼法全无,所以急需进行京察!

“张先生,看来朕还是小瞧你了。”

朱翊钧拍了拍张居正的肩膀,他非常满意。

“陛下,老臣今日就去吏部将《戒谕群臣疏》刊登在移文上,明日就分发两京各大衙门。”

“还是张先生想得周到,只是朕怕又有官吏反对。”

朱翊钧说出了自己的顾虑。

“陛下,这是在所难免的。”

张居正同时心中更为清楚。

“那你打算如何对付他们?”

朱翊钧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法子,不过,他更想听听张居正的意见。

“陛下,老臣觉得你所提出重用海瑞,这恰恰就端上了他们的嘴。”

张居正随后迫不及待地解释道:“海瑞乃是清流,官场无一人不服他,只要让他前来主持京察,应该是没人敢说闲话。”

朱翊钧从一开始提出海瑞,目的就是为了让他来主持京察,顺便担任监察方面的事务。

“那你就先将京察的事宜告知百官,海瑞重用一事不必提前说出。”

朱翊钧有自己的小心思,他打算继续引出一些晋党文臣出洞,只要他们怕抨击京察一事,那就派出海瑞前去压制,保证他们无话可说。

张居正望向朱翊钧,总觉得自己猜不透皇上的心思。这不免让他想起嘉靖皇帝玩弄权谋之术,天天让臣子猜测他心中的想法。

“陛下,那老臣这就是去吏部,先行告退。”

张居正不敢继续思忖下去,怕被朱翊钧看出自己心中所想。

朱翊钧面带微笑,宽慰着张居正:“辛苦先生了。”

张居正听闻此话之后,心中发毛,立刻跑出文华殿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纨绔小子闹唐朝 家父李世民,让你女儿怀孕怎么了 抗战:签到十万巴雷特,炮轰强敌 激活帝王系统,开局召唤典韦 穿到初唐当咸鱼 我,兵王归来,专治一切不服! 大唐火药桶,一个月就开上飞机了 大明屠皇 明末小兵崛起 穿越大唐以酒楼开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