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笔趣 > 历史小说 > 西川欲晓1909 > 第291章 书生们的茶话会

第291章 书生们的茶话会(1 / 1)

参观完文化馆出来,天气尚早,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,都想再多交流交流。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安知县看出他们的想法,就说道:"各位兄台,大家相识就是有缘,大家都是读书人,肯定对时局有很多看法,我建议大家一起去坐一坐。大家交流一下看法,加深一下感情,晚上再吃一个饭。

君子坦荡荡,互相不欠情。所有开支大家按人头均摊,诸君意下如何?"

安知县的提议正合大家心意,立即得到大多数人的响应。先到饭店提前订下桌子,愿意参与的来到新闻发布中心包了一个大包间。

包间里为了便于说话,大家拼上桌子,围着桌子坐定。寒暄过后先一番自我介绍,他们当中相互有的认识,有的闻名。

安知县三人属于既不知别人,别人也不知他们。

很快就进入正题,前线战事当然是最关心的问题。

安知县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很强,短短的时间内就得到大家的认可,现在想看看他的水平如何,第一个问题就抛向了他。

“安先生,蒲江战事结束以后,西来场的新军已退入邛崃。请教安先生,仁义军和大清怎么进行下一步的部署?”

每一个文人都爱激扬文字,指点江山。近段时间的战事,更是吸引着他们,他们把这地区的地图都翻烂了,产生了很多想法。

符合自己想法的,他觉得对方还聪明,孺子可教。如果不符合自己想法的,就大骂一通对方笨蛋。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总之自己才是最聪明的,最能干的一个,要是自己去指挥,哪里会那么淘神,早把对手干趴下了。

他们想听听安先生的‘高见’,来观察安先生水平的高低。

安知县一眼就看透了他们的心思,心里暗暗摇头,嘴里却谦逊的说道:

“本人水平有限。说得不当。请各位指正。”

“仁义社攻下蒲江县城以后,他的防线基本成型,后方已全部稳固。蒲江县城依托长秋山可以说稳如金汤,清军不会在这里再起战端。”

“下来仁义社的走势,一是沿总岗山向东北发展,可以威胁蓉都府的新津县、眉州的彭山县,而且防守丹棱的部队将面临后背被袭击的可能,除了撤退别无他法。”

这样眉州就会受到三面围攻。

第二步就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。现在北面临济是一个关键点。只要拿下临济,火井和大同根本没抵抗能力,平乐也在临济和大塘的夹击之下是守不住的。平乐下,仁义军对邛崃就成三面围攻之势。

大同下了,隆兴场(即今䢺江镇,非今隆兴镇)也保不住,大邑县立即受到威胁……"

有一部分人认为英雄所见略同,另有一部分则反对这种看法,还有一种是不知所以,沒有主见。辩论又展开,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倒是有人抛出一个新消。“听说赵丰任总督以后,向朝廷提出调陕军、湘军、鄂军入川剿仁义军和南方党,朝廷一直未有管复,现今仁义社已据县十几余,已非癣疥之患,朝廷再不出手。局势将更加糜烂。如果真的朝廷出手,仁义社……”

说到这儿,他苦笑着摇摇头。

鄂军采用全西式装备。由德国和日本教官进行训练,又有大量军费作为保障。

为了符合德式和日式操典,甚至全部剪了辫子,剃了头。

这样一支部队,来与仁义社作战,仁义社基本没有胜算。

这里大多数人都持这种看法。

安知县当然当然不同意这种看法,这些纸上谈兵的家伙,要是真是这样以力量对比定输赢这么简单,那仁义社不知死了多少次了。

当然他也不想给他们争,毫无意义。

安知县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,就巧妙线转移话题。

“真如先生如此说,那仁义社办了那么多企业,都是为人做嫁衣了。”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"谁说不是呢?大清洋人惹不起,洋人该有的股份还是洋人的,仁义社的那些股份全成了大清的,那么大一笔财宣,一没收,不知道会肥多少官员?"

"所以很多人前段时间都把苏稽机械厂这样的仁义社的股票清仓了。为民药业,天丝蚕业。这些有关联的也被清仓卖掉了。

许多股价都大跌,结果又被企业回购了过去。现在这些企业外面的人持股的很少。

安知县他们不怎么懂股票,马上有人给他科普。

慢慢的他大致弄懂了一些,总的说来就是把自己拥有的股份放在市场上交易。

随着仁义社控制区的扩大,企业也越来越多,要交易的规模也越来越大。这大大方便了人们的融资。有些需要资金的就可以把手中的股票卖出变现。

不可否认股票交易对工商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。

从股票又扯回到了企业,“这次我听说英国人前几天向仁义社提出抗议,因为他们什么项目都没拿到。”

有人回答“这我知道,我去观看了投标的全过程。不得不说,仁义社做的好。全程公正,公开,透明。只是英国人又不想付出,又想拿大头。还有很多苛刻条件,他中不了标很正常。”

"英国人就是强盗,中不了标,他就他就去胁迫大清,不知道去哪里搞来矿山开采权,现在说仁义社开采的矿山是他的矿山,要求人社全面停止开采,否则将对仁义社诉诸武力。这个是内部消息,但绝对真实。"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文人们沉默了,两年前英国人的小型军舰丰水期曾沿岷江而上开到过乐山港,他们曾看到那高大的舰身和黑洞洞的炮口。

整个大清都打不赢,仁义社得罪英国,还不灰飞烟灭?

"那仁义社怎么回答的?"有人问道。

"夏平回答了六个字。你要战,我便战。"

安知县突然感到自己有些热血沸腾。

"相信这件事上大家都站在仁义社一边。不过这件事上,夏平冲动了,应该和英国人好好协商一番。英国人实力摆在那儿,他打仁义社,犹如捏死一只蚂蚁。"

英国人太强大了,他有这样的资本去叫嚣。

众人都不敢去想像一旦开战会是怎样的情景。

许多知识分子对仁义社是有好感的。虽说他们对仁义社有这样那样的看法和不满。但现在沒有人再把仁义社当成妖魔鬼怪。仁义社用自己的行动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,可能他们自己都沒有注意到。

很多知识分子不敢与仁义社有太多的关联,是因为仁义社相比朝𨑳实在太弱小。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,取得了很多成绩,但那只是因为大清沒把他看上眼,没有认真对付他。一但把仁义社重视起来,仁义社将难以生存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太平天国比仁义社强大百倍,依然被朝廷剿灭。

仁义社又凭什么能生存下去呢?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从软饭秀才开始称霸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