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笔趣 > 历史小说 > 汉末雄风 > 第一百章 凉州暗流涌,北境风云动下

第一百章 凉州暗流涌,北境风云动下(1 / 1)

赵大娘尚未来得及责怪儿子不顾家,赵旻便拉着杨彪,与荀彧一起进了书房。

一头雾水的杨彪,在听罢荀彧和赵旻的讲述之后,捋须呵呵一笑。

“原来如此。阿旻何不早言?老夫弘农杨氏虽不及颖川各家,却亦当鼎力相助也。”

原来,下午时,荀彧是拉着赵旻,去了位于许都不远处、隐藏严密的铁器工坊。

曹操所需的一应兵器,皆出自于彼处。

那是荀氏联合颖川诸家共同成立的工坊。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知道此地者,除曹操、卞夫人、曹洪及荀彧外,朝堂上再无他人。

并非荀彧有意藏私,而是此工坊属于荀氏及颖川几家士族的私产。

杨彪此前也从未透露过,杨氏自家有铁器工坊。

虽然杨老头儿已经协助钟繇打造出不少曲辕犁及铁制农具。

若非此事涉及蔡邕爱女蔡琰,荀彧恐怕还会继续瞒下去。

曲辕犁如此好使,构件又相对复杂,兼且颖川良田、耕牛、丁壮又多,人家闷不做声专心打造曲辕犁不香吗?

毕竟钢铁产量是固定的,谁想增产能,可没那么容易。

当然,赵旻也有话说:请给老子专利使用费!

此时,杨老头儿既然开口,赵旻便毫不客气。

“如此,便有劳大人鼎力相助。而今已冬月十二,此事耽误不得!”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此时距正旦,也就是后世春节只剩一个半月,若等上一个月,兵卒们难道不想过了年再出征?

所以,赵旻任重而道远。

他要尽快将低成本面粉量产出来,好让出征的兵卒们吃上饺子。

这时代当然已经有较细的面粉,除了贵,没其他毛病。

杨彪抚须笑道:“阿旻,你绘出图纸,老夫今晚便做安排。”

赵旻二话不说,取出炭笔和各类绘图工具,“唰唰唰”一蹴而就。

老头儿也不含糊,接过图纸,就着灯光大致看了看,便唤来老仆。

“阿忠,持此图纸,遣人连夜赴华阴…”

老头儿看向赵旻。

赵旻笑着抱拳:“阿叔,制出万副马蹬即可,只不知,需耗时几何?”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老仆眯起眼看了看材料用量,略一盘算道:“少君,旬日即可,然华阴距许都较远,半月方可运抵。”

赵旻哈哈一笑,抱拳道:“无妨,有劳阿叔!”

老仆欠身行礼后,便径自离去。

赵大娘当然也有铁器工坊,怎奈何赵家没矿,赵大娘也需寻各家去采购铁矿石。

而无论颖川各家,还是弘农杨氏,都有自家的矿山。

颖川郡是后世平顶山、登封和许昌,弘农郡则是后世三门峡和渭南,两郡都有丰富铁矿。

真定县,也就是后世正定县及石市北部,对不起,这个真没有。

赵氏在常山国影响力是不小,但别忘了,上头还有个大boss叫袁绍。

杨彪含笑道:“文若可造几何?”

荀彧抚须自得:“不多,三万五千左右。”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赵旻看出来了,荀彧是在凡尔赛。

毕竟无论平顶山还是登封,都是后世知名的铁矿产地,前者还有丰富的煤矿;颖川郡治所阳翟,也就是后世禹州,铁矿也不算少。

这真的不怪腹黑男孤陋寡闻,他对这时代的士族,认知还有所欠缺。

这个时代的社会中坚力量,便是士族豪强。

神州从三国进入中古时代起,门阀甚至可以操纵一国,甚至可以说,门阀才是主人,国君只是他们推举出来的话事人。

这一情况持续了近四百年,被一点儿也不软弱、反而刚到底的李治,以及武周一代女皇彻底瓦解。

赵旻这个后世人,如今不也照样需要对士族既用又防?

不重用士族,赵旻难道还能指望底层那些文盲?

这可不是生产力高度发达、教育普及极其容易的近现代。

言归正传。

塔读@

五万副马蹬,荀彧造三万五千、杨彪一万、钟繇管理的荥阳冶炉五千,半月内便可到位。

因此,此事便算完美解决。

雅量高致的杨彪,面对荀彧的凡尔赛,也只是呵呵一笑,不以为意。

“阿旻,既如此,便由阿修向匈奴左贤王修书一封,申饬其人勾结逆贼刘子台之罪,并严令其人遣昭姬返许都,如何?”

显而易见,那匈奴左贤王绝无可能送回蔡琰,更会来个死不认账。

所以,这只是个由头而已。

因为等匈奴左贤王的回信送来时,大军或许已经开拔。

赵旻呵呵一笑抱拳道。

“大人此言极是!”

杨彪站起身:“文若,随老夫用宴!为阿旻、阿修洗尘!”

原文&来~自于塔读小~说APP,&~更多.免费*好书请下载塔~读-小说APP。

宴间,自是言笑晏晏,宾主尽欢:

然后…赵旻面临着巨大危机。

三个女人一台戏,就问你赵旻选谁的牌子。

赵旻叹了口气,定好一人一天的规矩,是夜便与原配夫人张凝同眠。

杨樱月的武艺,与孙尚香伯仲之间,二女皆胜出张凝不止一筹。

赵旻当然要关爱弱势群体。

更何况,张凝是赵旻在这个时空的初恋。

接下来几天,赵旻唯恐三个妹子打扰自己,不敢再在家中多待。

赵旻将夏侯渊、刘馥安置妥当后,又遣使者向匈奴左贤王送问责书,随后,其人便开始捣鼓石磨和水磨。

期间,其人还每日必须进一次宫觐见天子…这当然不是关键,他要觐见的其实是伏梦。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伏梦不但小腹微微隆起,且妊娠反应也愈发严重起来。

至此,赵旻不再抱怨荀彧不允许自己亲征。

就这样,赵旻一方面装聋作哑、费尽心思安抚家中三个老婆,一方面又与陈留几个匠头们研究改进石磨和水磨,同时还要每日觐见天子…的女官伏梦。

伏完在赵旻出征的月余中没闲着,其人依照赵旻给出的支护、扩建图纸,在暗道中改建出一间通风、见光、且较为干燥的密室。

当然了,这间密室就是赵旻和伏梦“爱的小巢”。

赵旻心知肚明,刘协不大可能放伏梦出宫。

赵旻也绝不可能因此事与刘协闹翻。

反正伏完已经明言,皇后会为伏梦遮掩,赵旻见伏梦并不担忧,只是经常借此事撒娇卖可怜,便也不再向伏完抱怨。

就在赵旻痛并快乐着的时候,满宠布置的秘谍纷纷到岗。

这些人着锦袍、束刘氏冠,说着一口地道的许都话,出没于凉州靠近关中的诸郡治所之间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他们表面上的身份,无一例外,都是马商,皆带着不少精壮部曲,且出手极为豪绰。

韩遂即便对此生疑,却也无可奈何。

最妙的是,这些人用的都是真实名讳。

反正游侠都是上不得台面之人,他们本名无人关心,不必担心暴露身份。

在这些人口中,卫将军赵旻简直就是天神下凡。

举例如下。

“这位贵客,老朽实不知,而今中原如何?”

“呵呵。丈人,实不相瞒,而今袁本初一方瑟瑟发抖、人人自危,不敢轻捋卫将军虎须,袁本初尚且如此,遑论余者乎?

故而,中原而今歌舞升平,繁华至极也。丈人如不信,可至关中走一走。

便连关中,而今返乡之流民尚且衣食无忧,遑论中原乎?”

塔读@

瞧瞧,人家说话多好听!

就问你凉州士族向不向往!

再比如:

“不知贵客欲购骏马几何?”

那人身量极高,正是史阿。

其人顾盼生雄,面露哂笑。

“某欲购十万匹骏马,可预付上等蜀锦万匹,不知先生有骏马几何?”

一匹上等蜀锦,便足以换一匹骏马,如此壕无人性,就问你怕不怕。

“不知贵客购十万匹骏马何用?莫非中原混战不休?”

史阿用关爱智障的表情看向那人。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“颍川郡富庶,士人好犬马,十万匹骏马,甫抵阳翟,便可哄抢一空!若非如此,某岂愿至此不毛之地?”

那人打量着史阿的锦衣华服、腰间一双无暇玉璧,下意识地咽了口口水。

史阿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
“凉州何其贫瘠也!今卫将军百战百胜,且可使庄稼一年两熟,中原而今富庶至极。”

于是乎,在这些口齿便给的游侠们不余遗力地狂吹之下,凉州风向变了。

【作者题外话】:毋庸置疑,中古时代的结束,正是在李治、武周时期。

标志为科举兴盛、寒士出仕且被李治、则天大帝重用,这意味着门阀已不可能再垄断官位。

正如诸君认为袁绍无能一般,诸君大概也认为李治无能、窝囊、昏庸…

然而,李治朝却恰恰是李唐国力最强、对外胜率最高、版图最大的时期!

李治根本不无能!他只是身体不好,活得短了一些而已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在看云某这本破书之前,知道曹操是袁绍打工人的,又有几个?

知道曹操污点贼多的,又有几人?

知道三国实际上是二袁政治遗产的,恐怕更是屈指可数吧?

杨广其实也不昏庸,他对付的都是掌握着笔杆子的门阀,那些人能说杨广好话才叫活见鬼!

杨广出征高句丽,同样是为了消耗门阀的部曲。

只是,杨广能力确实不如李世民,所以,虽然俩人干的是同一回事儿,但前者遗臭万年,后者流芳千古。

话说回来,杨广能力不如李世民,这事儿根本不丢人。

纵观我华夏神州五千年历史,拢共才有几个李世民那等的卓越人物?

接着上一章,继续为您说。

咱们来说一说于夫罗的政治立场。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前面咱们说过,于夫罗在失去单于之位以后,便在中原转战迁徙,曾与多方军阀合纵连横,其中包括郭泰(郭大贤)、袁绍、张燕、董卓、袁术等人。

那么问题来了。

如果单纯从于夫罗的合作对象来看,会发现此人立场成谜,反复无常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。

但实际上,其背后是有线索可循的。

于夫罗的核心立场,便是效忠于汉廷皇帝所在的政权。

灵帝死后(西历189),汉朝皇位一年之内数次更迭,从灵帝到少帝、再从少帝到献帝。

这一年的年号也屡次改易,分别经历了中平、光熹、昭宁、永汉四个年号,混乱无以复加。

诏除光熹、昭宁、永汉三号,还复中平六年。--《后汉书献帝纪》

在此背景下,于夫罗勾结黄巾寇暴并州便不难理解。

他背叛汉廷的直接原因便是“因天下挠乱”。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换言之,只要政局稍微稳定,于夫罗便没有继续作乱的理由。

(于夫罗)因天下挠乱,与西河白波贼合。--王沈《魏书》

因此董卓西迁之后(191),与袁绍合作的于夫罗便立刻调转风向,携张扬出奔,归顺了控制汉帝的长安朝廷。

张杨之后被董卓授予河内太守,于夫罗则留在冀州配合张燕作战。

张燕是一个特殊人物,《魏书》习惯称之为“黑山贼”,但实际早在灵帝年间,张燕就接受了朝廷招安,成为了汉廷钦封的平难中郎将。

他还有权“领河北诸山谷事,岁得举孝廉、计吏”,与地方刺史、郡守无异。

河北诸郡县并被其害,朝廷不能讨。(张)燕乃遣使至京师,奏书乞降,(灵帝)遂拜燕平难中郎将,使领河北诸山谷事,岁得举孝廉、计吏。--《后汉书朱儁传》

灵帝死后,张燕又与董卓方面达成合作。《臧洪传》记载传主背叛袁绍时,曾提到“飞燕之属悉以受王命矣”。

足下(指陈琳)讥吾(指臧洪)恃黑山以为救,独不念黄巾之合从邪!加飞燕之属悉以受王命(指归顺长安朝廷)矣。--《魏书臧洪传》

飞燕即张燕的绰号,其人本姓褚,所以也被称为褚飞燕。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《典略》记载“黑山、黄巾诸帅,本非冠盖,自相号字”,可知彼时的张燕已经成为东汉朝廷在关东地区的外援。

(张)燕剽捍捷速过人,故军中号曰飞燕。--《魏书张燕传》

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初平(190-193)、兴平年间(194-195)袁绍、曹操集团多次和张燕集团爆发冲突,这是因为两个集团分别隶属不同的势力。

当时董卓以及凉州集团控制着汉帝,以正统自诩;因此将袁绍、曹操等关东诸侯视作叛逆。

今日读者由于“成王败寇”的逻辑观念,以及《魏书》的书写立场,很容易把董卓视作叛逆,把袁绍、曹操视作义兵。

然而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看,控制了汉帝的董卓一方,才是真正的正统所在。

了解到这一历史背景,便不难理解于夫罗为什么要抛弃袁绍,转而依附董卓、张燕等人。

他的行为逻辑,其实就是投靠汉帝所在的政治集团。

至于于夫罗与袁术合作,亦不难解释。

袁术虽然在初平元年(190)参与过讨伐董卓的战争,不过他却拒绝参与拥立宗室刘虞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(袁)绍议欲立刘虞为帝,(袁)术好放纵,惮立长君,托以公义不肯同。--《后汉书袁术传》

虽然袁术的出发点并不单纯,不过他的这一行为还是给凉州集团留下了好印象。

《钟繇传》记载,凉州集团对关东“自立天子”的行为深恶痛绝,因此袁术拒绝参与拥立刘虞,便得到李傕等人的褒奖。

太祖领兖州牧,始遣使上书。(李)傕、(郭)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(指刘虞),今曹操虽有使命,非其至实。--《魏书钟繇传》

董卓死后(192),李傕、郭汜曾大肆敕封天下诸侯。

刘表从荆州刺史升荆州牧、加镇南将军;陶谦从徐州刺史迁徐州牧,加安东将军;袁术也被授予左将军、阳翟侯。

李傕、郭汜入长安,欲连(刘)表为援,乃以表为镇南将军、荆州牧,封成武侯,假节。--《魏书刘表传》

天子都长安,四方断绝,(陶)谦遣使间行致贡献,迁安东将军、徐州牧,封溧阳侯。--《魏书陶谦传》

李傕入长安,欲结(袁)术为援,以术为左将军,封阳翟侯,假节。--《魏书袁术传》

很明显,董卓死后,凉州集团已经不再把袁术等人视作纯粹的仇敌,而是可以拉拢、合作的对象。

塔读@

与此相对的便是袁绍、曹操等人没有得到李傕、郭汜的任何封赏。

这从侧面反映出,长安朝廷对待关东诸侯的不同态度。

因此,初平四年(193)袁术携带金尚讨伐曹操时,本身就是以汉廷的名义出兵(金尚是汉廷任免的兖州刺史),因此于夫罗此时助战袁术,其实便是助战汉廷。

综上分析,不难看出于夫罗的外在行径虽然反复无常,但内在立场却是始终一致的,即效忠于汉帝所在的集团。

于夫罗在东汉末年十分活跃,虽然没有独立列传,却能在大量的吉光片羽中觅得其身影。

由于于夫罗的合作对象过于庞杂且散碎,囊括了诸如郭泰、袁绍、董卓、张燕、袁术在内的诸多军阀,因此想要梳理其行为逻辑便显得十分困难。

其实在了解到东汉与南匈奴的君臣关系,以及“单于虚位”的历史背景,再结合于夫罗曾经助战汉廷的历史渊源,便不难看出他的本意并非割据自立,只是想在乱世之中挣扎求存而已。

因此于夫罗与郭泰、袁绍等人的合作,不过是“因天下挠乱”而浑水摸鱼的蟊贼行径,势难长久。

汉帝东迁长安之后(191),于夫罗便顺理成章地抛弃袁绍,倒向董卓,即汉廷一方。

他之后相继与张燕、袁术等人合作,可以视作这一立场的延续。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从某种角度看,在“郡郡作帝、县县自王”的历史背景下,于夫罗对汉帝的忠诚,远比中原群雄要来得坚定。

只不过他的逻辑观念更加朴素,并不因为汉帝是董卓傀儡而将董卓视作叛逆。

在太史公笔下,西汉时代的匈奴乃是“苟利所在,不知礼义”的边地蛮族,但经历了内迁的数百年后,东汉末年的匈奴单于却一度成为汉廷皇帝的忠实附庸,令人不胜唏嘘。

当然,左贤王不一定与单于政治立场高度一致。

下一章,咱们从整体上,详细聊一聊南匈奴在汉末的动荡和变迁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从软饭秀才开始称霸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