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笔趣 > 历史小说 > 汉末雄风 > 第一百五十一章 机关终算尽,噩耗碎君心3

第一百五十一章 机关终算尽,噩耗碎君心3(1 / 1)

但与赵旻、刘备等人不同,江东大军是在停泊于浩荡大江畔的斗舰、艨艟之上,被昂立于一艘大斗舰船舷舷首上的孙策、孙河、孙权、孙尚香……宗室,以及一众虎臣送走。

在吴景、朱治、韩当和黄盖四老离去后,如今丹徒城内,除孙家一众宗亲之外,孙策最信任的心腹只剩下孙河、吕范、张昭和张竑四人。

周泰、蒋钦、陈武、董袭、凌操和贺齐等猛将,因孙策如今并未完全掌控会稽、豫章二郡之故,不可能一直留在丹徒城。

建安六年的江东五郡,各地动乱此起彼伏。

实际上,后来的江东重臣,包括江表十二虎臣在内,他们的部曲大多来自于平乱收俘。

于是乎,紧随吴景等四老之后,陈武赴庐江郡协助庐江太守李术平乱;

周泰、蒋钦赶赴豫章郡巴丘县,防备长沙太守刘磐趁孙策两头难以兼顾之时,出兵攻伐豫章郡。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董袭、贺齐二人则率兵向东南而行,镇压会稽郡山越之乱。

于是乎,这一日之内,完全来不及反应的香妹子,便眼睁睁看着自己大兄身边一众强将纷纷率军离去。

直至凌操主动请缨,欲率部曲赴吴郡东南抵御山越人之时,香妹子方才反应过来、及时劝阻孙策同意凌操出征。

“大兄,而今吴郡士族仍与孙家不睦,且吴县大姓陆家、顾家并未随大兄迁至丹徒,此乃天大之隐患、大兄不可不防也。”

孙策虽已部分听取妹夫赵旻的建议,对江东士族采取安抚、压制并行之策,但为时已晚。

这与孙坚、孙策父子的早期经历有极大关系。

孙坚与孙策籍贯虽在江东,却均在江北发迹。

孙坚早年活跃在徐州的下邳与广陵(见《孙破虏传》);

孙策则活跃在扬州的庐江与九江(见《孙讨逆传》)。

因此,孙氏父子的中坚力量,主要由“流寓士人”与“江北地主”构成,也就是淮泗集团。

塔读小说,无广>告^在线免。费阅&读!

孙策横扫江东之时(195-199),离不开淮泗武人的军事支持;

淮泗人因为远离故土,无法再通过“乡举里选”而出仕,故需要孙氏的任命而出仕。

双方各取所需,因此形成同盟关系。

周瑜(庐江)、陈武(庐江)、周泰(九江)、蒋钦(九江)、张昭(彭城)、张纮(广陵)等一干文武,皆为淮泗出身,他们成为孙氏兄弟的肱股之臣。

江东集团即吴郡四姓(朱张顾陆)、会稽四姓(虞魏孔谢)为代表的土著力量。

他们对孙策抱有敌意,多次武装反抗孙氏兄弟的统治,因此遭遇残酷杀戮。

在孙策平定江东过程中,吴郡名士陆康、高岱、王晟,吴郡太守许贡,先后被孙策诛杀。

会稽大姓周氏、盛氏也陆续遭到夷灭。

另有祖郎、钱铜、邹他、严白虎等地方豪强,亦被诛戮殆尽。

孙策如此做,固然是因为江东豪族根深蒂固、且对孙策怀有极深敌意之故,但也不得不承认,孙策因手段过于酷烈,结果反而适得其反。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江东豪族,一度与孙策水火不容。

在孙策与江东豪族矛盾激化到极点的情况下,孙策即便有意缓和矛盾,江东豪族一时之间也难以接受孙策释放出的善意。

尤其是,在孙策已渐渐与赵旻对立起来的情况之下。

要知道,这些江东豪族,未尝不曾怀有类似荆州豪族一般的心思。

最要命的是,孙策如今迁治所至丹徒城后,认为吴县士族在丹徒城无法再一手遮天,所以孙策仍然不屑于如苟哥一般,只要出城必率至少一屯(百余人)精骑。

以是故,愈发懂事识大体的香妹子,才不敢让孙策离开丹徒城哪怕一步。

甚至于,受稳如老狗的苟哥影响,只要丹徒城内孙策的众多心腹离去,香妹子便极为不安。

孙策面对小妹的担忧,显得颇不以为然。

“阿香不必担忧,我麾下今尚有万余精兵,纵是诸多大将出征,我又有何惧哉?”

孙策的话是没错,但孙策你敢不敢像苟哥一样,出门至少率百余精兵亲卫、以及至少一什(满编为十三人)可随时召唤援军赶来的斥候随行?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所以香妹子毫不客气地反驳自己大哥。

“大兄若愿率一曲精兵随行,妾便无话可说。”

一曲为五屯,即近六百人。

深受苟哥熏陶的香妹子,终于变了。

她不再是那个英雄孤胆的超勇美少女,变得成熟稳重许多。

孙策却一如既往。

其人嗤笑一声:“阿香,我孙家儿女,何曾如此胆小如鼠?再者,丹徒终为我亲选之地,在丹徒,宵小之辈焉能奈我何?”

香妹子美眸泛雾,“扑通”一声拜倒于地。

“妾乞请大兄三思!”

孙策登时心疼不已。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其人扶起小妹,无奈长叹一声。

“也罢!且待诸将归来,我再遣凌将军出征。”

香妹子转嗔为喜。

“大兄不必忧愁,夫君至多一月便至丹徒城,大兄若有难解之事,届时可与夫君商议。”

孙策也转忧为喜,纵声大笑。

“甚善!旻弟难得有暇,届时我必与旻弟开怀畅饮、不醉不归!”

香妹子见其人大哥不似作伪,便暗暗松了一口气。

辞别孙策之后,香妹子仍有些不放心,于是妹子快马加鞭,驰至吕范府邸。

吕范与孙策虽名为臣主,实则有升堂拜母之情义,所以香妹子相见吕范,同样简单至极。

吕范得知香妹子求见,二话不说便放下手中事务,唤来自己夫人,与孙尚香在正堂见面。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心系大哥安危的香妹子,懒得与吕范寒暄,而是直奔主题。

“子衡兄长!妾深恐大兄之安危也!”

吕范抚须的手微微一僵。

“阿香何出此言?”

虽已成熟许多、但心思仍单纯的香妹子毫不讳言,将自己心中所忧娓娓道来。

吕范抚须默然。

吕范的貌美正妻刘夫人见气氛有些凝重,便微微一笑道。

“阿香不必忧愁,拙夫而今亦有三千部曲、一屯骑兵,便是吴侯轻车简从出城,拙夫亦可及时护卫吴侯。”

吕范明显有些烦躁。

其人转首瞪了爱妻一眼后,复又向孙尚香作揖。

原文&来~自于塔读小~说APP,&~更多.免费*好书请下载塔~读-小说APP。

“阿香若心存忧虑,不妨即刻渡江至广陵郡,求助于广陵太守陈元龙。

陈元龙深知卫将军与主公之情义,且其人又颇为任侠,必不会袖手旁观也。”

刘夫人丝毫不因自己夫君那一瞪而心怀芥蒂。

恰恰相反,刘夫人站起身向自己夫君盈盈一礼。

“夫君高见,妾乃妇人之言,不足一哂也。”

诚然,若当真有人欲行不轨,其召集而来的部曲绝对不在少数,吕范那区区三千兵卒、百余骑兵,又能济得甚事?

在极为了解孙策的吕范看来,自己与其指望孙策及时展开自救,倒不如干脆去找陈登求援。

在吕范看来,在生死攸关的危机面前,这么做不丢人。

没错。

吕范也同样认为,江东豪族贼心不死。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吕范、刘夫人这夫妇二人言罢,香妹子便美眸一亮。

妹子唤来出身于赵家旁支的亲卫曲军侯,对吕范道:“子衡兄长,夫君这五百精锐重骑兵,便暂由兄长代为照拂!”

吕范也是个干脆人。

其人当即颔首。

“阿香,某亲自护送你渡江赴广陵!”

其实,香妹子即便孤身至广陵也无妨,天下谁人不知,香妹子是卫将军爱妾?

广陵虽实际为陈登割据,但别忘了,陈登对苟哥心服口服、极为推崇。

更何况,当今天下谁敢轻易捋卫将军虎须?

所以,香妹子只要到广陵,便与其人回到许都无异。

丹徒距江都、广陵二县,不过隔着大江而已。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三地在汉末,同属东海之滨。

后世的南通、崇明岛、魔都,如今都是汪洋。

于是乎,不但渡江后的香妹子被江都、广陵二县官吏热情接待,就连送香妹子渡江的吕范,也被二县官吏热情挽留、款待。

晚宴之时,广陵令含笑作揖。

“子衡先生,敬请留宿一晚护卫某等主母,某等已联名上书,陈府君明日必至此地。”

吕范一方面放心不下孙尚香,一方面也想再见一见那豪杰一般的陈登,于是其人欣然应允。

孙尚香也对侠肝义胆、豪气纵横的陈登极有好感,何况此番妹子还有求于人。

故而妹子也轻点螓首。

“只是有劳陈府君奔波劳碌。”

一时间,推杯换盏、宾主尽欢。

塔读@

同一时间…

许都竟陵侯府内。

竟陵侯,便是刘瑁。

刘焉本是荆州江夏竟陵县人氏。

此刻,刘瑁的书房之中,赵旻居中而坐,刘瑁夫妇和吴懿,则端坐在赵旻下首。

不言而喻,苟哥塞给吴懿的物事,起到了应有的作用。

愈发显出老涩批本色的苟哥,偷偷打量了一番据说贵不可言的吴夫人之后,心中很欣慰。

因为吴夫人虽貌美,却远不及苟哥的乖宝宝卞夫人。

吴懿抱拳行礼。

“主公之苦肉计甚妙也!天子得知某被主公逐出卫府,便屡次三番召某觐见。”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苟哥对此毫不意外。

“子远兄,我非欲对天子不利,但求自保耳。”

然后…

刘瑁之言,震惊了赵旻。

【作者题外话】:授兵制作为战时政策,在东吴肇基之初,确实起到过正面作用。

比如它切实有效地调动了将领的作战积极性,同时也刺激了将领们“讨伐山越,补充兵员”的欲望,侧面加速了对东南地区的探索和开发。

注意:山越即“逃避徭役,匿居深山”的扬州(扬州刺史部六郡)百姓。

他们往往被东吴将领分取,成为私兵的重要来源。

此事详见唐长孺《宗部与山越的关系》与《孙吴的领兵制度》。

(诸葛)恪以丹杨山险,民多果劲,虽前发兵,徒得外县平民而已,其馀深远,莫能禽尽,屡自求乞为官出之,三年可得甲士四万。--《吴书诸葛恪传》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(贺齐)转击盖竹,军向大潭,二将又降。凡讨治斩首六千级,名帅尽禽,复立县邑,料出兵万人。--《吴书贺齐传》

不过归根结底,授兵制毕竟是一种临时性政策。它具备较强的封建色彩,与大一统的历史趋势相悖。因此授兵制常态化之后,也引发了诸多问题。

孙权为了应对这些问题,又被迫发明了诸多配套措施,比如奉邑制、复客制等等。然而奉邑制与复客制,均是以让渡赋税、人口为代价,又变相损害了东吴的财政根基。

照此,相当于先有上层建筑(授兵制),之后再设置经济基础(奉邑制、复客制),积弊更深。

虽然孙权通过个人的权谋诈术,遏制了“地方藩镇化”的趋势,但无法解决其余隐患。纵览东吴历史,讨伐山越,人人争先;对外作战,一塌糊涂。其实都是制度使然。

理由显而易见。讨伐山越意味着扩充私兵;但对外作战,则意味着消耗私兵。

因此,东吴的对外战争中,不仅江东大族战斗欲望低下;

淮泗集团为了保存实力,也往往出工不出力。

比如合肥之战中(215),淮泗集团的干将徐盛、宋谦便一触即溃,狼狈奔走。

说到底,无外乎私心作祟。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合肥之役,张辽奄至,诸将不备,陈武斗死,宋谦、徐盛皆披走。--《吴书潘璋传》

在建安十三年(208)讨伐黄祖的战争中,凌统“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”,手下实际就几十个兵。

如此窳劣的建制,比授兵制的下限(四百人)还差很远。

(孙)权复征江夏,(凌)统为前锋,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,常去大兵数十里。--《吴书凌统传》

照此看来,合肥之战中(215),孙权虽然号称“十万甲士”,实际水分极大,根本不可能达到十万的数量级。

俄而(孙)权率十万众围合肥。--《魏书张辽传》

这也能解释,为什么张辽率领八百人便能突破东吴的本阵,还把孙权打得逃到土丘上,“以长戟自守”。

显而易见,彼时吴军之中,对军士数量无疑是滥报成风,上行下效。

(张)辽夜募敢从之士,得八百人,椎牛飨将士,明日大战……(孙)权大惊,众不知所为,走登高冢,以长戟自守。(张)辽叱权下战,(孙)权不敢动。--《魏书张辽传》

未来几章…咱们跟江东较上劲了。

塔读@

接着上一章,继续为您说。

关于受到吕壹迫害的东吴官僚名单,史书中记载极为详尽,我在开篇也有提到,此处便不废笔墨。主要谈谈受打击群体的“人物共性”。

受到迫害的大臣,从地域划分,大多是“江南士人”。

注:江东=江左=江南。行文时不拘一词,特此注明。

左将军朱据(扬州吴郡)、上大将军陆逊(扬州吴郡)、丞相顾雍(扬州吴郡)等人,皆在吕壹的构陷名单中,是打击的主要对象。

时校事吕壹操弄威柄,奏按丞相顾雍、左将军朱据等,皆见禁止。--《吴书潘濬传》

时中书典校吕壹,窃弄权柄,擅作威福,(陆)逊与太常潘濬同心忧之,言至流涕。--《吴书陆逊传》

上述诸人不仅是典型的扬士,还是吴郡四姓(朱张顾陆),且与孙氏同郡(吴郡富春县)。

换言之,孙权因为出身卑贱,对江南的豪族特别提防。

虽然孙权放弃了孙策的“尽诛英豪”等血腥政策,转而通过联姻手段,逐渐完成了自身的“江东化”;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但对吴郡门阀,始终心存芥蒂,不肯完全信任。

吕壹案并非孤例,实际与之前的“暨艳案”和之后的“二宫案”有密切的逻辑联系,都是孙权主动挑起的冤案,意在打击权门,维护公族的统治权威。

受到迫害的大臣,亦有江北士人(淮泗集团)。但这群北人已经逐渐“本土化”,行为和立场上,与江南大族无异。

淮泗集团是“孙氏兴家”的基本盘,张昭(彭城)、张纮(广陵)、周瑜(庐江)、鲁肃(临淮)、诸葛瑾(琅琊)等人皆属该集团。他们因为远离故土,丧失了宗族倚靠,故全心全意依附孙氏,特受宠待。与江左门阀大大不同。

问题是,随着孙氏在江东的统治深入,淮泗集团的许多成员,也逐渐开始“江东化”,大范围与江左门阀通婚。甚至不少淮泗人士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还“著籍江东”;即放弃在江北地区的旧日族望,而成为“新扬州人”。

注:彭城张昭(徐州)、沛国薛综(豫州),巴郡甘宁(益州)后裔皆以扬州丹阳为籍贯,详见《晋书》。田余庆在《孙吴政权的江东化》一文中,曾认为籍贯改易与“乡举里选”的传统有关,即土著更方便被推荐出仕。

吕壹案中,江北集团有诸葛瑾、步骘、郑胄等人先后遭到迫害。颇疑张昭亦涉足其间,只因失宠已久,故不论。

张昭(徐州彭城)后代落籍江东,又因为本人首鼠两端(赤壁之战的带路党),早已失去孙权信任。

诸葛瑾(徐州琅琊)是张昭的儿女亲家,其女嫁昭子张承为妻,大约以此受牵连。

及吕壹诛,(孙)权又有诏切磋(诸葛)瑾等。--《吴书诸葛瑾传》

塔读小说,无广>告^在线免。费阅&读!

注意:按此足见吕壹在世时,诸葛瑾已经失宠;吕壹死后始得觐见。

步骘(徐州广陵)与步夫人同族。

步氏特受孙权宠爱,其二女孙鲁班与孙鲁育,分别嫁全琮(扬州吴郡)与朱据(扬州吴郡)。

全、朱又都是江东大姓。

这群“丧失立场、与江东大族合流”的淮泗人士,同“江左土著”一样,也是孙权的重点防范对象。

一方面孙氏与其通婚以为安抚,另一方面又授意吕壹对其进行迫害打击。一手萝卜,一手大棒,耍得飞起。

至于出身荆州武陵、本属刘备集团的潘濬等人,因为政治污点问题,也处在打击范围之中。不过此类人物并非重点。

吕壹(孙权)掀起的肃反风暴,主要还是针对江南豪右,以及“变质的江北旧人”。

那么问题来了,作为孙权的白手套,吕壹为何会被处死?

下一章咱们继续说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从软饭秀才开始称霸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