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笔趣 > 历史小说 > 汉末雄风 > 第四十二章 旧貌更新颜,重临大散关终

第四十二章 旧貌更新颜,重临大散关终(1 / 1)

因庞德需坚守壶关、马腾又担心马超捅出篓子之故,马腾的幼子、22岁的马铁此番也被马腾派了出来。

马铁与马超的感情较为深厚,而且前者在老马家,属于少有的智力尚可者。

马铁走的是谋士路线。

马超身为马腾的庶长子,与马腾嫡次子、现存的嫡长子马休之间,可谓矛盾重重。

是以…

马铁摇头叹息。

“大兄,三兄此番,恐将为主公问责也。”

塔读@

马超对此幸灾乐祸。

“季固,此乃仲温咎由自取也!若俺守凉州,万余骑兵足矣,何用五万之众?”

马铁在老马家排行老四,铁有坚固之意,所以马铁表字为季固。

马铁有些无奈。

“大兄,某之意为:三兄恐有拥兵自重之心也。”

马超哂笑:“仲温不过五万乌合之众耳,何用之有?”

马铁有些抓狂。

马超确实是个莽夫,他和马铁说的根本不是一个意思。

“大兄,三兄恐有意自立门户!”

马超忍不住笑出了声。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“哈哈!荒谬!季固,你以为,仲温五万土鸡瓦狗可与卫府铁骑抗衡?俺等如何欺侮南匈奴骑兵,你可知否?”

一言及此,小马哥笑声更响。

“季固,匈奴人之箭矢,射距不过二十步,且难以射穿卫府铁骑之甲胄;而卫府铁骑之箭矢,可射至三十步开外而势不衰,如此,匈奴人焉可与俺等相抗衡?

季固以为,仲温麾下部曲比之南匈奴人又如何?”

杂胡之间差距并不明显。

所以马休的部曲,也就是南匈奴人那种水平,甚至于装备可能还不如南匈奴人。

归根结底,马休招募部曲的时间还太短。

但话说回来,小马哥的角度,与马铁的角度偏了一百八十度…可谓背道而驰。

马铁只好叹了口气、开门见山。

“大兄,弟之意为:三兄恐将遭遇不测!”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马超这才反应过来,其人悚然一惊。

“且慢!阿铁之意为…”

马铁心中流泪。

不容易啊,大兄您终于听懂了!

“大兄,夏侯元让、曹子孝二位将军,或将扣押、绑缚三兄,将三兄押回大散关!”

马超复又笑了起来。

“仲温若当真心怀不轨,原应如此也!”

言罢,马超下起了逐客令。

“阿铁,丑时已近半,你且早些安歇!”

不知何故,马铁心中隐隐有些不安,但见自家大兄仍大大咧咧、丝毫不以为意,便也只好告辞离去。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其人走后,马超嘿嘿一笑。

“马休啊马休!你应多吃些苦头!”

于是乎,是夜除没心没肺的小马哥酣然入睡之外,卫府众人,几乎皆一夜未眠。

翌日,东方未晞,苟哥赵旻便召集众臣属一同出城,实地考察氐人、南匈奴那两座卫城的具体情况。

张既这次倒是没有再令苟哥失望。

其人为苟哥详细介绍了一番如今白马氐人、兴国氐人以及南匈奴左部的情况…

不言而喻,这一定是贾诩提醒的张既。

一言蔽之,如今南匈奴左部、两部氐人基本都已完成举族搬迁工作,并开始由游牧向农牧过渡。

赵旻在实地考察时,匈奴左部左大将、白马氐王雷定、兴国氐王窦茂先后赶来。

于是乎,苟哥索性率一众臣属,深入…这个词此刻是正经的…体察南匈奴人、氐人的民情。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经过赵旻一番现身说法后,原本对杂胡怀有偏见、歧视的卫府众人,赫然发觉杂胡其实与汉民并无不同。

赵旻见自己的臣属们若有所悟,心中暗暗松了口气。

以目前凉州胡多汉少的情况,如果汉人士族豪强继续歧视、甚至奴役杂胡,只会出现两个局面:

一是凉州继续战乱不休、荒芜凋敝;

二是提前出现五胡乱华。

考虑到赵旻重设西域都护府在即,卫府上下人等若仍歧视胡人…

西域迟早要大乱!

如今,卫府一众臣属的思想能够转变,这让赵旻感到非常欣慰。

心怀大慰之余,赵旻与卞夫人相视一笑后,便打量起这两座卫城。

然后…赵旻一阵无语。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在赵旻看来,这就是两座超大型的坞堡,根本不能算是城池。

赵旻一边摇头叹息,默默吐槽这时代之人贫乏的建筑知识,一边掏出自己设计的汉人卫城图纸、并当场向众人展示。

赵旻设计的建筑风格,当然是沿用汉制,但无论城墙厚度、高度还是长度,都足以秒杀那两座只能被称为“大型坞堡”的卫城。

更何况,与古老的三合土版筑式筑墙法不同,赵旻设计的工艺仍是支模浇筑砼、落槌夯实工艺。

与前年修筑白马渡口时不同,赵旻如今已有了量产的简易起重机,搭配料斗浇筑三合土液态灰,不但修筑速度快,而且比版筑式三合土的强度更高。

唯一的技术难点,在于湿法制备三合土液态灰。

赵旻将图纸交给庞统保管、并令李典率其人部曲实地划出新卫城范围后,便率众人返回了大散关。

赵旻又恢复到去年那种状态…

勤开会、开短会、有问题及时解决。

会议时间仍极短。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短短一刻钟,卫府便定下三件事:

第一是贾诩、张既尽速赴任:

袁绍如今蠢蠢欲动,天知道袁绍何时攻伐赵旻的地盘。

第二是庞统务必发动汉民、氐人和南匈奴人一起动手,尽速建起新卫城。

第三便是庞统务必在一个月之内,助氐人、南匈奴人种植苜蓿、兴建农牧交错带牧场…

赵旻当然早已做好设计图纸。

交错带牧场,是使杂胡由游牧顺利过渡为农牧的关键一环。

赵旻早就发现,汉末的凉州,地理环境可谓得天独厚,只可惜…

汉末的农牧业太落后,这时代之人根本看不懂,水草丰美、绿化率高、且气候远不似后世那般恶劣的凉州,实则是绝佳的农牧交错带。

赵旻只需采取有效保护土壤的措施,便足以在凉州养活上千万人口…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别忘了,凉州不是纯靠农牧业,还有丝绸之路这一财富之路。

谈妥此三件事后,赵旻便挥袖示意散会。

给卫府众人开完会后,赵旻复又唤来老雷和老窦,以及闻讯赶来的南匈奴左贤王。

前两者都已是赵旻的老朋友,但南匈奴左贤王尚是首次见到传说中的卫将军。

其人微一打量赵旻,便大吃一惊。

年轻!

卫将军果然年轻!

好一位年轻有为、俊俏英武的后生!

左贤王不敢怠慢,当即拜倒顿首。

“南匈奴左贤王,参见大汉卫将军大人!”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杂胡的称呼,一如既往古怪。

赵旻忙不迭扶起左贤王,顺便暗暗打量其人一番。

只见,左贤王身材虽与南匈奴人一般短小,但其人五官棱角分明、肌肉隆起、目光有神,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上位者所独有的气质。

赵旻暗暗点头:

难怪此人深受南匈奴人爱戴!

四人分尊卑坐定之后,赵旻便开门见山。

“今日我请诸君至此,乃为商议诸君部众屯田放牧之事。”

赵旻不徐不疾,将自己的设想向这杂胡三王一一说明。

三王听得连连颔首称善。

最后,赵旻取出自己设计的牧场样图,结合图画向三王讲解,何为交错带牧场。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当听到部众们可以一边种田、一边饲养牲畜之后,三王再也坐不住。

左贤王躬身施了个左衽礼。

“卫将军大人!不知此牧场何时可建成?”

“一月足矣!此牧场可畜养牛羊无数,兼且可实现苜蓿、小麦交替耕种,无惧严冬之天灾。”

三王互相对视后皆大喜。

就在此时…

赵旭的声音传来。

“少君,元让子孝二位将军自冀城而还!”

【作者题外话】:接着上一章,继续为您说。

《魏书武文世王公传》开篇首句便是“武皇帝二十五男”;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即曹操生有二十五子(诸公主不算在内),堪称繁茂。

武皇帝二十五男:卞皇后生文皇帝、任城威王彰……宋姬生东平灵王徽,赵姬生乐陵王茂。--《魏书武文世王公传》

然而“二十五男”的喜人数字,乃是曹操在六十六年人生中不懈耕耘所得,其早年的子嗣状况却是另一番光景。

在兴平元年(194)即曹操四十岁时,他的子嗣可考者寥寥,唯有曹昂、曹铄、曹丕、曹彰、曹植;余者皆不可考。

曹昂生年不详,建安二年(197)战死之前,被记载为“弱冠举孝廉”。

丰愍王(曹)昂字子修。弱冠举孝廉。--《魏书武文世王公传》

弱冠即士人在二十岁时行成人礼,乱世可以从权,时间往往提前。

照此推断,曹昂战死时,应在二十上下,兴平年间(194-195)则年龄更少。

曹操庶长子曹丕,彼时(194)不过七、八岁;曹彰、曹植与丕同母,年龄更幼。曹铄与曹昂同母,虽有子但“早薨”,可知彼时其健康状况亦不会很理想。

相殇王(曹)铄,早薨,太和三年追封谥。--《魏书武文世王公传》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换言之,曹操迈入四十大关时,其子嗣中唯曹昂稍长,余子皆幼弱,且诸子健康状况堪忧。

除曹铄外,卞氏幼子曹熊亦“早薨”,可知也是百病缠身。至于有神童之名的曹冲,彼时(194)尚未出世。

这里需要另外解释曹均、曹整的年龄问题。

建安四年(199)曹操与张绣联姻,“为子(曹)均取绣女”;建安八年(203)曹操又与袁谭联姻,“为子(曹)整与谭(女)结婚”,貌似曹均、曹整彼时皆已成年,实际不然。

太祖执其手,与欢宴,为子(曹)均取(张)绣女,拜扬武将军。--《魏书张绣传》

冬十月,到黎阳,为子(曹)整与(袁)谭(女)结婚。--《魏书武帝纪》

曹均、曹整生年均无载,而曹整“(建安)二十三年薨,无子”。古人成婚甚早,而曹整无子,当为早逝,可知与袁谭之女成婚时其年龄甚幼。

郿戴公子(曹)整,奉从叔父郎中绍后。建安二十二年,封郿侯,二十三年薨,无子。--《魏书武文世王公传》

曹操向汉献帝嫁女时(213),亦有“少者待年于国”的记载,如上官皇后故事(上官氏六岁与昭帝成婚)。

秋七月,始建魏社稷宗庙。天子聘(魏)公三女为贵人,少者待年于国。--《魏书武帝纪》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按《汉代婚丧礼俗考》,两汉女子的正式成婚年龄可低至十三,如明德马皇后(汉明帝刘庄的老婆)故事。

可知彼时(213)曹操向汉献帝进献的三位妃嫔,不乏幼弱者,因此被迫“待年于国”。

皇室婚姻尚且如此,士人婚姻情况可知。

由是选(马)后入太子宫。时年十三。--《后汉书皇后纪》

有鉴于此,曹均、曹整等人出于政治目的而与曹操的政敌“结婚”,只代表双方通过婚约缔结同盟关系,不代表他们已经成年。

按现存史料推断,在曹操四十岁时(194),此二子很可能尚未出世。

建安二年(197)曹昂战殁,而庶子中年龄最长的曹丕“年十岁”,不堪政事,曹氏集团竟面临后继乏人的窘状。

是时,年逾四旬的曹操,失去了唯一的成年子嗣。按《荀彧传》,曹昂死后,曹操“出入动静变于常”;按《魏略》,曹操临终前仍在对曹昂之死耿耿于怀,丧子之痛可见一斑。

太祖大怒,出入动静变于常,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。--《魏书荀彧传》

太祖病困,自虑不起,叹曰:“……假令死而有灵,子修(曹昂)若问‘我母所在’,我将何辞以答!”--《魏略》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彼时(197)不仅曹昂战殁,曹丕也险些遇害。按其自述,张绣之乱时他虽年仅十岁,但亦随父从征,“乘马得脱”,侥幸免死。若曹丕亦战死,后果不堪设想。

时余(曹丕)年十岁,乘马得脱。夫文武之道,各随时而用,生于中平之季,长于戎旅之间,是以少好弓马,于今不衰。--《典论自叙》

曹昂之死的教训是深刻的。它令曹操意识到,生逢乱世,子嗣无论长幼,皆随时可能亡于非命。若想避免绝嗣之隐患,唯有广布恩幸,开枝散叶。

从现存史料看,曹昂之死带来了一连串的连锁效应,客观上加速了曹操广纳人妇,广布子嗣的历史进程。

下一章,咱们继续说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从软饭秀才开始称霸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