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笔趣 > 历史小说 >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> 第159章 张献忠遣李定国,义军攻襄阳

第159章 张献忠遣李定国,义军攻襄阳(1 / 1)

“天冷得很,父帅小心着凉了。”张定国提醒了句,将帐内挂着的一件大棉袄递了过去。

张献忠随手将裤带重新系好,大马金刀地坐在太师椅上,捋了把络腮长须,笑道:“老子现在心里热得很,帐里又有好炭火,冻不着!”

不过他并没有拒绝张定国的好意,又顺手把棉袄胡乱披上。

“父帅叫我来作甚?”

张定国与张可望、张文秀、张能奇四人被张献忠收为养子后(都改姓张),十余年来随他走南闯北,在河南、湖广、四川绕了不止一两圈。

再加上张献忠老营中陕西人不像李自成营中那么多,张定国平日里说话陕西口音并不重,反而更接近北京官话。

便连张献忠也是如此。

闻言,张献忠拿起旁边一块冷了的烤肉,边嚼边道:“探马在宜城西边截住了几个官军信差,恰好是杨嗣昌那老倌儿派去襄阳的信使。

令牌、文书皆在,上面还盖了他的关防大印。

老子一寻思,诶?这岂不是贼老天送给咱们破襄阳的大好机会嘛!”

张定国听了眼睛一亮,立马猜到了张献忠的想法。

“父帅是想让人假扮信差,进入襄阳为内应?”

“不错!”张献忠差点噎着,又喝了口温在炭炉边的酒,“老子就是这么想的!

不过这事儿得寻个机灵果敢又能打的去干,老子麾下就你最合适。

你回去挑十几个骑兵亲随,准备一番,明早大军拔营后,你们就装成官军信差的样子先一步混进襄阳。

待老子的大军赶到,你们就在城内放火,引起混乱,这城破起来就容易了。事成后,老子算你首功!”

“孩儿领命!”

张定国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。

次日一早。

张献忠的一万多大军早早吃过饭,便开拔。

此前,张献忠混得最好时,是几年前各路义军在河南荥阳大会时。

那会儿他麾下有十余万人。

大会之后,义军分成多路各自为战,被官军相继剿灭或收编。

张献忠连续大败后,手下只剩下三四万人,眼见形势太过危急,他不得不假意投降官军

投降后,他并未交出兵权接受官府整编。

而是趁着在谷城休养生息期间,继续招兵买马,操练士卒。

便连他本人,也请了個夫子教授《孙子兵法》,结合亲身经历的一场场战斗,总结经验,学习上进。

待到崇祯十二年五月,他寻着机会,便再举义旗。

之后一年多转战豫楚川三省,与官军打了不知多少场,有胜有败。

总体却还是以败仗居多。

去年更是被杨嗣昌那老儿以“四正”、“六隅”、“十面张网”的策略,重重围剿。

差点真的被灭在豫楚川三省交界一带。

幸亏杨嗣昌老儿和手下的巡抚、总兵们不和,彼此间尽是各种狗屁倒灶的事儿。

这才让他找到机会,带着罗汝才在四川开县黄陵城大胜一场,跳出了官军的包围圈。

随后他们顺江东出四川,奈何官军在夷陵囤聚重兵,他和罗汝才乘坐的都是些民船,根本过不去,过了秭归便只能上岸。

张献忠早就听闻江南富庶,很想带兵去江南闹上一场,最好把南京给攻破,彻底撕下朱明的遮羞布。

谁知走陆路到当阳,遇到了郧阳巡抚袁继咸所领的一万多官军拦截。

此前他和罗汝才虽然在四川开县大胜一场,但被官军围剿近一年,此时突围出来,手下都只剩下几千兵马。

张献忠寻思着两人合起来也未必是官军对手。

便说服罗汝才,让其将袁继咸部官军往荆州西北兴山一带的山区吸引,他则趁机过当阳,沿汉水北上,直取襄阳!

襄阳乃是明军囤积钱粮、辎重的军事要地,城池又高大坚险。

张献忠本意只是想做出攻打襄阳的样子,逼迫袁继咸撤军,解罗汝才之困。

恰好截了杨嗣昌的信使,这才想着尝试攻破襄阳。

所以,这一路上他带着麾下数千老卒攻破不少村寨,将乡绅、地主都杀了,又将村寨烧毁,就是为了让平民百姓都加入他的队伍,好迅速壮大兵马。

攻城总不能让那些跟他杀出重围的老卒上去消耗不是?

算上昨夜的收获,他手下除了四千余老卒,已有一万多青壮新兵。

若算上后营的新兵家眷,则有三万多人!

但张献忠很清楚,这些新兵只能打顺风仗,遭不得一点挫折。

想要倚之攻打襄阳坚城,更是痴心妄想。

所以他才让养子张定国带人冒险入襄阳做内应。

他心里很清楚,这是个危险的活儿——一旦官军识破,张定国的等人几乎是十死无生。

但攻破襄阳后的收获及影响太诱人了。

便是舍了张定国这个他最看好的养子,他也要搏一搏!

···

一日前。

刘升已带着五千义军在山里隐蔽了四五天,不仅进一步摸清了襄阳城内外的军事布防,还潜入了三百胜捷营亲卫。

唯独没截到官军信使。

不过,讯风营却又探查到另一个重要消息。

襄阳这营募兵竟一直都不曾满饷,很多时候得到的饷银甚至不足一半!

若是在别处也就罢了。

问题是他们在襄阳——在杨嗣昌用来转运十数万官军军饷、粮草、辎重的军事重地。

每日看着那么多饷银进进出出,可自己却领不到充足的饷银,许多募营兵心中都充满了怨气。

一些营兵因此经常在城内酗酒闹事,多有被惩罚的,和府衙、县衙、监军道的人都闹得很不愉快。

如果义军攻城,这些营兵绝对发挥不了几分战斗力。

得知此消息,刘升觉得攻城时机已然成熟。

若是拖得久了,在攻破襄阳前就遇上张献忠,那就不美了。

于是决定攻城。

二月初一凌晨。

天光微亮,义军便匆匆吃了早饭,出山寨前往襄阳城。

因亲卫军、常备军都训练得不错,两个多小时便走了十几里,到了襄阳城西门外。

襄阳城北依汉水,南依岘山。

明代对面还有个樊城关(关城)。

在军事上属于绝对的险要之地,最是易守难攻。

刘升到了西城门外,用望远镜一看,更觉襄阳高大坚险。

其西城墙长三里有余,墙高约两丈半,城门楼更是高达三四丈!

每面都有垛堞一千余,有四道城门,两道水门。

护城河竟宽达百米,与汉水沟通,是真正的河!

城门外有月城,呈半月形,墙高一丈半。

以木制吊桥与护城河石桥相连接,拉起吊桥便可挟制桥头。

月城之内又有瓮城。

所以想要攻入襄阳,起码得攻破三道城门!

看清襄阳城模样后,刘升直皱眉。

麾下一众将官也直犯嘀咕。

沈万登作为骁骑营指挥,此时就骑马待在刘升左近。

他也打量了会儿襄阳城,便靠近来,低声道:“大帅,这襄阳城如此高大坚险,即便有内应,俺们怕是也难以攻破啊。”

刘升看了沈万登一眼,平静地道:“放心,襄阳城之高大虽然有点出乎我意料,但我也是专门做了些准备的,足以破城。

你将骁骑营多散出去一些当探马,注意好西面、南面,探查至十里之外,一旦有什么情况,立即来汇报。”

“是!”

沈万登应了声,当即去指派骁骑营负责探查战场周边的任务。

刘升这边则让亲卫军炮哨将二十门陆军炮都摆开,准备先打掉城墙上的明军大炮···

襄阳城头。

听闻有数千疑似“叛军”的敌人到来,知府王承曾、监军佥事张克俭、镇守参将刘光先,都来西城头观望形势。

三人中以张克俭为主。

一则,他职位最高,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,监郧阳、襄阳诸军事。

二则,其为杨嗣昌亲近党羽,能力颇强,负责镇守襄阳、调度钱粮等物资,多为杨嗣昌倚重。

瞧见敌人摆出了二十门大炮,几人都微微色变。

虽然隔着两里多,但几人还是能勉强看出一些东西。

刘光先忍不住道:“这般粗长,该不会是红夷大炮吧?”

王承曾嗤笑,“即便真是哪部叛军,也不可能弄来这么多红夷大炮。

况且红夷大炮乃铁铸,色黑,哪里会像这般银光闪闪?我看多半是用来吓唬人的。”

张克俭紧皱着眉头没说话。

但他并不认为敌人会弄二十门假炮来吓唬人——如是野外对阵,假炮吓唬还可能有用,但攻城用假炮如何能唬得了人?

更别说是攻打襄阳这样的坚城。

想了想,他道:“不管是真炮假炮,咱们都坚守不出就是了。敌人徒劳无功,自会退走。”

王承曾听了不满,“这伙贼人若是退走,必然会劫掠襄阳府各地集镇村寨,百姓何辜?

他们才区区数千人,待其攻城无功撤退时,只需刘参将领营兵出城追击,必可大溃之!”

听到这近乎军事白痴的话,张克俭恨不得给王承曾一个大比兜。

他瞪着王承曾道:“襄阳乃军资转运重地、督师衙邸所在,若是守军被敌人诱骗出城击败,导致襄阳失守,伱来担责?!”

“我···”

王承曾还想再说什么,便被一连串的炮响打断了。

只见他认定是假炮的二十门泛着这银色光辉大炮,轰出一颗颗石弹,砸在了襄阳城墙上!

王承曾一时张大了嘴巴,满脸的不可思议。

这伙贼人竟然真有二十门红夷大炮!

张克俭、刘光先虽然没认定是假炮,可此时确定敌人真拉来了二十门红夷大炮,也都是一脸震惊。

回过神后,张克俭便下令道:“紧守襄阳,没有本监军命令,任何人不得出城!”

襄阳城虽然高大,可城楼并没有红夷大炮。

倒是每面城墙有八门大将军炮。

桥头月城上也有两门。

但城头的大将军炮根本打不着义军的陆军炮。

于是,义军以十门陆军炮压制襄阳城头火炮,以十门陆军炮集火月城。

月城不大,墙头明军被十门陆军炮的开花弹打得根本抬不起头!

赫连岳亲自带着第五团第一营趁机突进。

竟于两轮炮中,就在月城门前架起了飞桥,带着两三百义军直抵月城门下!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纨绔小子闹唐朝 家父李世民,让你女儿怀孕怎么了 抗战:签到十万巴雷特,炮轰强敌 激活帝王系统,开局召唤典韦 穿到初唐当咸鱼 我,兵王归来,专治一切不服! 大唐火药桶,一个月就开上飞机了 大明屠皇 明末小兵崛起 穿越大唐以酒楼开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