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笔趣 > 历史小说 > 汉末雄风 > 第三十章 旦辞妻妾去,暮至洛阳城4

第三十章 旦辞妻妾去,暮至洛阳城4(1 / 1)

刘备闻言扬起袍袖。

“宪和休得胡言!从文对我有大恩,我决不可负之!我等仍依前计行事即可。”

诸葛亮躬身作揖。

“主公仁厚,亮深感钦佩。愚以为,前计可加以变化,我军兵分两路,一路以关、张二位将军为主将;

另一路当由主公亲自率领,黄汉升等诸位将军随行,亮先一步为主公做足准备,主公得亮书信后再进兵,如此,大事定矣!

原文&来~自于塔读小~说APP,&~更多.免费*好书请下载塔~读-小说APP。

主公切记,某等乃代天子牧守一方、行监督卫将军之责,而非乱汉室之天下也。否则,一旦天子有难,主公又将何以解救天子?”

刘备抱拳正色道:“先生所言极是,备谨受教。”

刘备话音甫落,便听门外陈到、魏延二人的声音传来。

“来者止步!有何事?”

“某有急报!请二位将军将此急报呈于主公!”

少顷…

陈到推门而入,将一封书信高举过顶,递向刘备。

刘备接过书信,展开匆匆浏览一番后,哈哈大笑道:“天助我也!”

言罢,刘备将书信交给诸葛亮,对陈到笑道。

“叔至,请汉升将军进来,你与文长亦请进,我等共商来年之大计!”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陈到躬身领命而出。

这时,诸葛亮已看完书信,其人摇了摇头,恭恭敬敬将信交给关羽。

关羽接过信一看,便冷哼道。

“哼!鼠辈不知天高地厚,竟敢如此轻视某等?翼德,你且看一看!”

张飞接过书信大致看了看后,登时乐了。

“大兄,此乃天赐良机也!”

刘关张三人不约而同地看向诸葛亮,目光中饱含钦佩之色。

不言而喻,信中汇报之一切,都在诸葛亮预料之中。

诸葛亮叹了口气,作揖自谦。

“此乃亮愚人千虑,偶有一得也。主公,如此良机决不可失!”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诸葛亮话音刚落,带来急报的黄忠,以及守门的陈到、魏延三人便快步而入。

刘备笑道:“诸君请坐,时不我待,我等当尽速出兵!先由孔明先生为诸君说明此番之计!诸君务必遵从孔明先生之计行事!”

包括关张二人在内,刘备这套班底皆轰然应诺。

至于急报内容是什么,诸葛亮欲献何计,刘备又欲分兵两路对付谁…

后文自有交待。

再看向许都卫府。

赵旻一把拉开粗重的钢制门闩,然后,其人悚然一惊。

只见身着甲胄、手提长枪的赵云张郃二人,此刻满身血污,骑马停在卫府正门之外。

赵旻奔至二人身前,惊愕万分。

“这…二位叔父可无恙?”

原文&来~自于塔读小~说APP,&~更多.免费*好书请下载塔~读-小说APP。

赵云声音中带着深深的疲惫。

“阿旻放心,此皆敌人之血也。你速率亲卫,自东城门出城,接应儁乂之族亲!”

言罢,赵云含笑看向张郃。

“儁乂兄,如何?云既言明必护卫你族亲平安抵达许都,则云绝不食言!”

张郃苦笑着在马上抱拳。

“子龙高义!郃感激不尽!此番若非子龙,便是郃,恐亦要命丧小人之手也!”

说着,张郃咬牙切齿道:“郭公则!我张儁乂与你不共戴天!”

赵旻虽对二人的对话似懂非懂,但深知此刻绝非犹豫之时。

于是乎,赵旻索性唤来赵甲和陈群。

“阿甲,率宫中甲士,随我至东城门接应儁乂叔父之族亲进城!

塔读小说,无广>告^在线免。费阅&读!

长文,有劳你速请仲景先生至此,为儁乂叔父疗伤。”

苟哥看得分明,张郃虽然又是感谢又是咬牙切齿的…但其人实则伤得不轻。

两刻钟后,赵旻和赵甲二人,便率五百宫中甲士,顺利接张郃族亲进了许都城。

赵云之意,不是让赵旻保护张郃的族亲…

这些人既已到许都城,还有何危险可言?

所以,赵云只是想让赵旻借机表表态。

赵旻没有辜负赵云的一片好意…

他连宫中甲士都带上了,那可都是天子的禁军!

这规格还不够高?

一言蔽之,正旦的这个下午,便在赵旻妥善安置张郃族中近亲、张仲景为张郃疗伤中渡过。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晚宴时,赵云和张郃二人,为卫府上下人等讲述了他们在这十余天的经历。

原来,早在赵云启程赶赴河间国鄚县、接张郃的族亲之前,郭图便已经暗中派人去鄚县监视鄚县张氏。

是以,赵云骤然赶到鄚县张氏故里之事,仅隔了几日便被郭图得知。

万幸的是,负责接张郃族亲之人,是谨慎机警的赵云。

是以,担心有小人作祟的云哥,在说服同行的张郃之后,选择的路线是原路返回真定县,再向西赴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。

到井陉后,赵云由镇守太行山脉的张燕亲自引路,经太原郡南行至上党郡,再经河内郡顺大河而下直抵白马城北部。

也就是说,云哥为了尽可能避开袁绍的辖区,向西绕了一个大圈。

以是故,云哥才会用了近半个月才抵达许都。

鄚县到许都,正常距离只有一千二百里,且沿途多为平原,在乘车骑马正常赶路的情况下,八天便可抵达。

至于张郃为何会受不轻的伤…

塔读小说,无广>告^在线免。费阅&读!

张郃咬牙切齿道:“郭公则老匹夫欺人太甚!其人在黎阳大河渡口设伏,若非子龙机警、神勇,某恐已死无葬身之地也!”

言罢,张郃站起身向赵云深施一礼。

“子龙,大恩不言谢,张郃此微末之躯,从此便任你差遣!”

赵云忙不迭扶起张郃,淡淡道:“此非云之功劳,一是郭公则布置仓促;二是依靠从文修筑之白马坚城之固,我二人方可侥幸生还。”

赵云虽然说得轻描淡写,但在场之人皆清楚,此事绝无可能这般简单。

张郃惨笑道:“子龙何必自谦?郭公则于大河之北渡口埋伏上千弓手,甚至还有数百支快船。

若非子龙提前通知羊府君出兵接应,又深入敌阵连杀数名军司马、曲军侯及百人将,致使敌军指挥不灵,张郃而今焉有命哉!”

众人听得心惊胆战…

在上千弓手埋伏之下,赵云居然还敢深入敌阵斩杀敌军的中低层指挥官?

这…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苟哥自愧不如。

苟哥开的有数那几次无双,都是割草。

也就是收割小兵。

而云哥开的无双,每次都是斩将…

也就是“敌羞,吾去脱他衣”那种。

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!

关键是,云哥冒着箭雨深入敌阵、杀尽敌军军司马、曲军侯和屯长后,居然还能毫发无损、全身而退…

苟哥突然感觉有些绝望。

他就算练一辈子武,恐怕也达不到自家老叔这种水平。

后面的事情根本不用猜,羊衜只要在白马渡口的坚城布置弓箭手,便可顺利退敌。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而赵云张郃二人渡河之后,还能有什么危险可言?

如今整个大河之南、大江之北的中原腹地,除了庐江郡外都是赵旻地盘。

是以,因绝望而兴致缺缺的苟哥,打断了张郃兴致勃勃地讲述。

“不知儁乂叔父今后有何打算?”

苟哥是真的贱!

张郃一怔,旋即长叹一声。

“事已至此,某但求卫将军收留耳。”

所以说,苟哥是真的贱!

只要袁绍一天不败,张郃哪里还敢再返回河北?

正愁猛将不够的苟哥,方才彻底放下心来。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苟哥到底有多苟(狗),诸君这下看透了吧?

“既如此,儁乂叔父助元龙镇守广陵如何?”

在场之人,包括实际割据广陵的陈登、张郃本人在内,皆愕然当场。

纳尼?

镇守广陵?

防备孙权?

啊这…

一时之间,原本热闹非凡的卫府正堂,陷入一种极其诡异的安静…

此刻,惟余一个个铜制小火锅内的浓香汤汁,在“咕嘟咕嘟”地沸腾翻涌。

【作者题外话】:刘备之事不便剧透,其实诸君应该也能猜到,无非针对孙权、士燮。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因赵云绕了一个大圈,所以郭图布置的大军没逮到张郃,仓促之中,郭图来不及调遣大军,只好以弓手埋伏。

何况羊衜绝无可能坐视赵云遇险,其人一定也派出弓手掩护赵云。

如此,赵云在开无双后,他与张郃方才得以生还。

前文已多次提及,颖川士人郭图是河南派,其人与河北派主力之一的张郃关系紧张才正常!

张郃落到这种地步,苟哥居然还问人家有什么打算…

你说他贱不贱!

苟哥非得要人家说“求收留”才放心!

你说他猥琐不猥琐!

我呸!

让我们一起鄙视他!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反正他脸皮厚不怕社死。

接着上一章,继续为您说。

袁叙劝绍即位,大概率出自对“亡兄袁术”的同情。

因为彼时(199)恰逢袁术兵败北上,半途而死。

南兄臣下(即袁术)欲使即位,南兄言,以年则北兄(即袁绍)长,以位则北兄重。--《献帝起居注》

同书材料并未明言袁绍“许之”,仅说“袁绍宗族凶逆无道、乃至于此”。

绍宗族累世受国重恩,而凶逆无道,乃至于此。--《献帝起居注》

可知此处实际是在批判袁术、袁叙兄弟;

但这种前后杂揉的笔法,却无疑将“斗争矛头”引向袁绍本人。

(2)袁术“归帝号”于绍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袁术僭越称帝(197)人所共知。在各路军阀的打击下,未几便兵败身亡(199)。

术死前“北上冀州,欲归帝号于绍”的记载,见于诸书。

但“绍暗中同意”的记载,却出自王沈《魏书》,因此可信度极差。

术归帝号于绍曰:“汉之失天下久矣,天子提挈,政在家门……”绍阴然之。--王沈《魏书》

袁术死前众叛亲离,托庇“私情不睦”的袁绍固然逻辑不通,权且信之。但袁绍“赞同袁术劝进”的记载,却着实值得商榷。

王氏《魏书》是臭名昭著的秽史,其中涉及到“政治立场”的材料,几乎一无可取。

王沈独就其业,勒成《魏书》四十四卷。其书多为时讳,殊非实录。--《史通正史篇》

术称帝是真、给袁绍的“劝进书”大概也是真。问题是,绍是否同意称帝、则十分值得怀疑。

考虑到王沈“膝软如棉、面厚于铁”的仕宦履历,我更倾向“绍阴然之”是王沈杜撰的衍文,其意在贬低袁绍。

(3)表字附会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袁绍字“本初”,起兵于“初平”元年(190)。因此《英雄记》称袁绍以为“表字与年号相合”,天命在己。

是时年号初平,绍字本初,自以为年与字合,必能克平祸乱。--《英雄记》

这毫无疑问是王粲本人的胡言乱语。

本初是汉质帝年号(146),绍大概率生于此年,弱冠后以此纪年。

抑或袁绍出继伯父袁成,成壮年而死;

故“绍”者,取“继承”之意。

本初者,本祖初业,即承继亡父未竟之业。

无论如何,以“本初”强行附会“初平”,甚至借此宣称袁绍有僭越野心,无疑是令人发笑的。

《英雄记》作者王粲,本仕宦刘表。粲随刘琮降曹后(208)官运亨通,一路做到了魏国侍中。

后(粲)迁军谋祭酒。魏国既建,拜侍中。--《魏书二十一王粲传》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须知,彼时(213-220)汉廷官制已经分化成两种系统,一派是汉官(三公九卿),另一派是魏官(三公六卿)。

侍中定员四人,比二千石,出入帷幄、应对左右。

换言之,王粲是曹操的贴身近臣,其政治立场也便可想而知。

粲贵为建安七子,《英雄记》亦堪称经典;

但此处以“表字、年号”相附和,借以讥刺袁绍“不臣之心”,纯属飞言附会。

(4)耿苞劝进

耿苞是袁绍主簿,上书劝绍称帝。群臣非议,绍遂杀苞。

绍以包白事(即劝进)示军府僚属,议者以包妖妄宜诛。绍知众情不同,不得已乃杀包以弭其迹。--《后汉书袁绍传》

此材料在(南朝)范晔笔下尚属中立、在(魏人)鱼豢笔下,则被扭曲成“袁绍授意耿苞劝进,犯众怒后又杀人灭口”。

绍贡御希慢,私使主薄耿苞密白曰:“赤德衰尽,袁为黄胤,宜顺天意。”--《典略》

塔读小说,无广>告^在线免。费阅&读!

豢固为良史,《魏略》、《典略》亦堪称名著。问题是,“耿苞劝进来自袁绍授意”,鱼豢是如何得知的?

袁绍是汝南人,活跃于在魏郡邺县;鱼豢是京兆人,活跃于长安、洛阳。且二人年龄差距甚大,昔日如此隐秘的故事,恐怕连当事人都搞不清来龙去脉;鱼豢却“一口咬定、作成铁案”,委实可怪。

合理的解释,就是鱼豢出自魏人的立场,对绍颇多讥讽。弥天大锅,便一股脑扣在了袁氏头上。

下一章,咱们继续说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从软饭秀才开始称霸天下